快捷搜索:  

警戒新型电诈事势,作假购物平台骗局要小心

"警戒新型电诈事势,作假购物平台骗局要小心,这篇新闻报道详尽,内容丰富,非常值得一读。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,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。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,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。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,让人眼前一亮。 新闻的写作风格流畅,文笔优秀,让人容易理解。 这篇报道的结构严谨,逻辑清晰,让人看了很舒服。 "

祖国经济(Economy)网版权所有

祖国经济(Economy)网新媒体矩阵

网站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 (京ICP040090)


“买东西被骗,可是我这卖东西也被骗了!”

“咸鱼”等二手交易平台的出现方便了很多人,然而不法分子却将黑手伸了过来。2024年5月6日,辖区杜女士报警称:在闲鱼上出售自己家孩子闲置物品时被骗5000元。青福派出所接到报警后,巡逻民警立即前往报警人家中了解情况,经了解,报警人杜女士在闲鱼平台将自己家孩子的闲置物品上架出售,下午(Afternoon)有一买家联系报警人称要购买物品,在交易过程中,对方发来视频,而视频内容为闲鱼界面,显示账户冻结,需扫描视频内二维码解绑,随后杜女士便扫码后与页面中自称是客服的人员联系,对方称需要缴纳5000元保证金方可解除冻结,进行(Carry Out)交易,“我当时就觉得是平台的客服,这么大的平台也不可能是骗子,就交了5000元的保证金。”转账完成后,杜女士便再也联系不上所谓的客服和买家,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。

民警向其解释了现在虚假购物类诈骗的两种手段,其一,诈骗分子先是在正规商店、平台发布信息,之后诱导其脱离平台交易进行(Carry Out)诈骗。其二,通过建造一个完全虚假的购物APP可能交易平台,用精心构造的看似正规的交易界面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;可能者制作一款与官方APP名称相近、图标页面相似的高仿APP,由于高仿APP与官方APP差别不大、真假难辨,使得后台程序盗刷用户银行卡、泄漏个人信息等问题频发。

“现在诈骗的手段越来越多,为了进一步守护好国人群众(Masses)的钱袋子,要在辖区继续加大反诈宣传,将大家感兴趣的常见的诈骗手段再详细的给大家讲解以下。”青福派出所所长说到,2024年5月8日青福派出所深入辖区开展反诈、禁毒、网站等宣传,向群众(Masses)详细介绍了诈骗的套路、毒品的种类、网站谣言的典型案例,引导辖区群众(Masses)提高反诈意识,做到不信谣、不造谣、不传谣,切实守护好自己的切身利益。

警惕新型电诈模式,虚假购物平台骗局要小心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赞(736) 踩(83) 阅读数(4459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加载中......
发表评论